|
廣東省農業農村廳調研組到清遠市清新區穗源農業機械化種植專業合作社調研水稻種植機械化工作8月19日,廣東省農業農村廳以及清遠市農業農村局、清遠市清新區農業農業局等領導一行到清遠市清新區穗源農業機械化種植專業合作社調研水稻種植機械化工作,三坑鎮當地政府部門領導陪同參加了調研。
他們詳細了解水稻全程機械化機插,育秧及收割情況,并針對水稻秋收管理進行了指導。農業農村廳的領導首先肯定了穗源農業積極把握政策機遇,大力開展糧食單產提升行動,因地制宜推廣機種、機播、機收和機插秧,在糧食生產保障及質量安全方面所取得的良好成效。 專家們指出:“今年以來,國家圍繞保障糧食安全工作有針對性出臺了一系列獎補政策,有效激發群眾種糧積極性。作為專業合作社要進一步加強農業科研協作,積極推進農業技術創新,全面提升農業生產效率,不斷提升農機專業合作社農機手的機械作業水平和能力,示范帶動更多農戶了解現代化農業發展,加入現代化農業發展,提升農業經濟效益。同時,要進一步總結好工作當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提出更多更好有針對性的意見建議,爭取相關政策扶持,確保農業穩產增產、農民穩步增收。” 接下來,穗源農業將會積極貫徹落實農業農村部《關于將機收減損作為糧食生產機械化主要工作常抓不懈的通知》要求,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緊緊圍繞收獲機械、機手操作保持良好技術狀況這兩個關鍵要素,緊盯“三秋”等重要農時,落實落細農機管理服務措施,全方位提升糧食收獲質量,進一步降低機收損失。要強化落實機收減損各項措施。要加強水稻機收作業質量標準宣貫,引導農戶和機手因地制宜選擇收貨時機、合適機具和機收方式,千方百計避免增加損失。要進一步強化糧食作物機械化收獲減損技術的普及利用,不斷強化宣傳動員,機手培訓,技術指導,裝備升級,鼓勵廣大農機手在生產實踐中精準操作、以精細的作業、提質減損的實際行動夯實國家糧食安全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