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絲苗米產業跑出“加速度”,清新三坑鄉村運營正式啟動金秋十月,稻谷飄香。為助力清遠市打造五大百億農業產業,全力推動清新區“百千萬工程”落地見效,10月20日,清新區三坑鎮舉辦鄉村運營啟動暨穗源絲苗米智能加工中心落成儀式和產品訂貨會。 值得關注的是,三坑鎮作為清新區實施鄉村運營的試點鎮,上述活動的成功舉辦,標志著清新在鄉村全面振興的道路上邁出新步伐。 從“建設”到“運營”的清新探索 鄉村運營是高質量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新路徑。當前,清新區通過“典型引路、以點帶面”的方式,將三坑鎮作為清新區實施鄉村運營的試點鎮,其他7個鎮各打造1個試點村,大力探索“政府引導、村集體和企業及社會各界參與、市場化運作、可持續發展”的村級集體經濟實現路徑,推動美麗鄉村建設向美麗鄉村運營轉變,著力打造一批“產業旺、治理優、百姓富”的鄉村振興新典范。 其中,三坑鎮以市場化運營為導向,以鄉村產業多元化為抓手,通過鄉村運營激發鄉村發展活力、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積極探索聯合運營、集體運營、個人運營、委托運營等鄉村運營模式,爭取形成興村富民的“三坑實踐”,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聯合運營”發揮區域優勢協同發展。針對上下單元片區區位條件優勢不平衡、資源稟賦存在差異等現實問題,三坑鎮創新開拓聯村發展新路徑,探索“政府+協會+產業數字化品控+區域產業層面(集體所有制)企業”的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模式。今年3月,全鎮14個村經濟聯合社與清遠市泓恩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共同成立清遠聯興農業投資有限公司,作為以實現區域產業高質量發展和帶動區域共同富裕為目標的經濟實體,通過鎮域產業“聯合運營”的方式,做大做強“農業+文旅”產業鏈,提升村集體經濟收入,賦能新型農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9月,該公司成功落實交付首批桂花魚20萬元訂單,作為三坑實施鄉村運營聯合運營模式集采交易第一單,標志著以質量為中心的“聯合運營”模式開始有效營運。 “集體運營”煥發“空心村”的新生命。曾經“空心化”嚴重的安慶三和村,通過成功引入清遠市稻里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將該村約30畝閑置用地和30戶舊農房整體“打包流轉”,打造成具備地方鄉土風情的三禾·稻里民宿。在此基礎上,輻射帶動整合承租周邊的紅心村近70畝耕地和魚塘,用于打造“四季稻里禾景”。受益于該民宿項目,耕地、空地公共區域和房屋等租金收益分別直接支付到村集體和村民。前不久,三禾·稻里民宿已經開始試業,入住率可觀。 一粒米“串起”一條鏈 活動現場,還舉行了穗源公司和上下游企業的合作簽約儀式,涉及種植、采購、加工、銷售等環節的一批項目集中簽約,助力完善“從源頭到終端”的絲苗米全產業鏈。 清新是農業大區,土地肥沃、物產豐饒,耕地面積遼闊,水稻種植面積常年保持在34萬畝以上,是清遠市重點糧產區,三坑鎮所在的清西平原更素有“清遠糧倉”之稱。絲苗米產業不僅是清新的特色農業產業,更是支柱農業產業。近年來,清新區認真貫徹省委“1310”具體部署,狠抓“百千萬工程”落地落實,以建設省級絲苗米跨縣集群產業園為契機,全力發展特色優質絲苗米產業,區內絲苗米產業產量及加工能力均得到顯著提升。今年以來,完成絲苗米播種面積約30萬畝,現有從事絲苗米種植的市級農業龍頭企業3家、農民專業合作社32家。 其中,穗源公司深耕清新10余年,是清遠市和清新區的重點農業龍頭企業,同時也是清新區重點項目——省級絲苗米跨縣集群產業園項目的實施主體之一,傾力打造的絲苗米智能加工中心以本次活動為契機,正式啟動投入使用。 該中心由稻谷烘干線、絲苗米智能加工線和多功能冷庫組成,年加工量達12萬噸,年烘干量達2.4萬噸,帶動輻射水稻種植面積約3萬畝,在助力擴大清新區絲苗米產業規模的同時,減少了農戶因天氣影響造成的損失,充分發揮了龍頭企業聯農帶農作用,促進了農民增收、產業發展,為清新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大動力。 接下來,清新將繼續緊緊圍繞清遠市五大百億農業產業發展規劃,以“2420”具體舉措為重要抓手,堅持抓保障、樹品牌、強龍頭、補鏈條,集中精力打造絲苗米等六大特色農業產業,努力讓更多具有“清新味道”的特色農產品“出山入城”,在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上邁出更大步伐,推動“百千萬工程”出新出彩。 撰文 江綺雯 賀歡 陳偉毅
|